劉氏文科公派下宗親會
塘湖劉文科家族劉姓宗祠 | 佳人山劉文科家族劉姓宗祠 |
劉家來臺祖二十二世劉文科(1696~1773),原籍福建汀州府永定縣,於其妻去世後,將三子交付胞弟隻身渡海來臺。於清乾隆五年(1741)抵達嘉義,先是定居在大林的大湖寮(大湖庄)經營生業。由於他「慷慨寬懷」、「勤勞終歲」因之能有所成就並累積財富。在乾隆 5 年 (1741)冬劉文科來臺時,並末攜帶妻兒同行, 在於其妻謝氏(1703-1740)已在當年的農曆閏6月16日午時因難產過世,是年長子劉鵬東才8歲、次子劉華東6歲、三子劉振東以才數個月大,因而留在原鄉。 劉文科期能讓其子嗣落根於嘉義,因此要他三個兒子(劉鵬東、劉華東、劉振東)自原鄉來臺定居。據《彭城劉氏大族譜》所載,長子劉鵬東(1732-1813)與次子劉華東(1734-1778)兩人於乾隆 15 年(1750) 抵達大湖寮依父;三子劉振東(1740-1813)直到乾隆 21 年(1756)16歲時,才自原鄉來到大湖寮(《彭城劉氏大族 譜》頁 16、36、80)。 劉文科與三個兒子同在大湖寮經營生業,等到兒子均「立室家焉」後,可能於乾隆 30多年間,旋即攜子嗣多人先到樟樹湖(梅山太和村樟樹湖),隨後再轉往水底寮庄(梅山鄉圳南村水底寮庄)定居。他在乾隆 38年(1773)時以 78歲的高齡去世。是時子嗣可能居於水底寮庄,因而將劉文科「葬於水底寮頭」。而在 嘉慶8年(1803)時,改葬在出水坑的現址,並於民國71年(1982)重修。 在劉文科離開原鄉已逾72年後的清嘉慶17年(1812)春,劉文科的裔孫、劉振東的長子與四子,24世的劉辰應(1772-1821)與劉龍應(生於 1781年)曾返回原鄉永定省親、祭祖,並探視其大姑,即劉文科的長女(生於 1729年)。
劉辰應與劉龍應在嘉慶17年(1812)春回到福建汀州永定,可說是衣錦返鄉,回原鄉的主要目的為拜訪其大姑,感謝她長久以來代為在清明祭掃祖母謝氏的墳墓,他們並準備佛面銀20元,交付其大姑的長子江廷才,請江廷才將此當銀母代為放利生息,以作為未來清明祭掃的費用。不過後來劉文科妻謝氏的骨骸有遷來臺灣,夫妻倆人最後同葬於出水坑的現址。
根據《彭城劉氏大族譜》所載,劉文科為劉氏系譜中的劉千十郎公派下的22世,並以「文東應崑俊運通,寧嘉啓美達畿中,含章靜會修寬裕,岳毓維欽 雅兆融」作為「文科公派」後代子孫命名與輩分排序的依據。
《彭城劉氏大族譜》對於劉文科的長子23世的劉鵬東最後定居在梅仔坑(梅山鄉梅東、梅南、梅北三村),與其妻游賢共育有 6 子。劉鵬東在嘉慶 18 年(1813)以82歲的高齡去世,葬於梅仔坑下路牛埔頭。現今居住在梅山一帶的文科公派下的劉姓後代,即是由劉鵬東所傳下。
劉文科的次子劉華東後來自梅山的水底寮庄,遷居竹崎鄉出水坑以東,現今竹崎鄉光華村的頂笨仔、茄苳仔、究穹坪、平園聚落的劉姓,即為劉華東這房所繁衍的劉家後代。
劉文科的第三子劉振東約於清乾隆36年(1771)年與江氏結婚,兩人共育有4子、2女。由於江氏在乾隆49年(1784)就去世,年僅28歲,因此撫育子女的重擔就落在劉振東的肩上,他「以父兼母之養育,有方教子以成立,以至於男婚女嫁,有非他人為父之易者矣」,官方以其「善行可風,堪舉鄉賓」,而由嘉義縣儒學正堂包某人賜予「淳風足式」的區額表彰他。爾後,劉振東的次子劉申應 (1776-1846)遷居竹崎鄉的塘湖居住,與妻楊氏育有十子。(《彭城劉氏大族譜》, 頁 82)現今當前居住在竹崎鄉出水坑、佳人山與塘湖以及梅山鄉大草埔的劉姓家族,即為劉振東這房所傳的派下子孫。
據傳劉家自原鄉帶來竹種,後來便以種竹造紙維生,現在出水坑的劉家廳堂,仍然供奉造紙業始祖蔡倫的神像。
|